知识产权证券化
发布时间:2023-04-21 10:34:53
来源:本站
以专利为代表的知识产权是科技企业创新成果的直接体现,这些知识产权具有资产专用性,缺乏流动性,往往会逐渐变成企业“沉睡”的高价值无形资产。如何充分激活知识产权的资产价值,把技术成果转变为可在资本市场出售、流通的证券,从而助力企业融资、助力企业发展,是一个亟待破解的问题。
2021年,国务院印发《“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要求各类金融机构创新知识产权金融服务,丰富金融产品供给。
2022年,湖北省知识产权局印发《湖北省实施知识产权服务能力提升工程行动计划(2022-2025年)》,鼓励知识产权保险、信用担保等金融产品创新,探索建立知识产权证券化交易机制,建立和规范知识产权数据交易平台,开展知识产权证券交易试点。
由武汉知识产权交易所、湖北省融资担保集团、湖北省融资租赁公司、首创证券等机构合作推出的“首创-湖北租赁湖北省无形资产1-N期资产支持专项计划”,采用了“知识产权运营+二次许可”模式,储架规模达35亿元,是湖北省乃至中西部地区探索知识产权证券化的破冰之举。
那么,什么是知识产权证券化?知识产权证券化有哪些优势?如何将知识产权证券化?我们将为大家一一揭晓。
知识产权证券化知多少
1、定义
知识产权证券化是以知识产权及其衍生的特许使用权为支撑,面向金融市场发行证券进行融资活动的一种金融手段,属于资产证券化(ABS)的形式之一。
具体而言,是企业将其拥有的知识产权或其衍生权益(如授权的权利金),转移到特殊目的机构(SPV),再由此机构以该资产作担保,经过重新包装、信用评价和信用增强后发行在市场上可流通的证券,为发起机构进行融资的金融操作。
2、优势
(1)、风险隔离,融资成本低
知识产权证券化是一种表外融资,不计入企业的资产负债表。通过特殊目的机构,可以有效地进行风险隔离,降低投资者风险,进而降低融资成本。
(2)、性价比高
与质押融资等融资方式相比,知识产权证券化的融资规模更大,更有利于专利权人获得充足的资金。
(3)、权力保有
运用知识产权证券化这一融资途径,企业可以将流动性低的知识产权转换成为流动性高的证券商品,并且仍然享有实用知识产权价值的权力。
3、步骤
①发起企业首先需在券商、资产评估机构等专业机构的安排下,由发起企业按一定标准挑选出符合条件的知识产权,并将其组合成知识产权资产池,然后将其出售或信托给特殊目的机构。
②特殊目的机构将根据知识产权期限、知识产权涉及的行业等特点,对知识产权资产池的风险和收益进行结构性重组,再对受让的知识产权进行信用增级与包装,使基础资产达到一定的质量与信用级别。
③特殊目的机构聘请信用评级机构对资产证券进行正式的发行评级,信用评级机构应向投资者公告评级结果。
④发起企业根据不同投资者对风险和收益的偏好情况对知识产权资产进行打包,发行不同层级结构的证券。
⑤特殊目的机构将发行证券所募资金作为基础资产对价支付给发起企业,并将基础资产产生的净现金流作为投资收益支付给知识产权资产证券持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