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中央关于实施新时代新征程高校学生“青年实干家计划”的意见
发布时间:2024-04-12 15:34:31
来源:中国共青团
(2024年4月11日)
中青发〔2024〕8号
高校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共青团的重要工作对象和工作力量。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广大团员青年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勇当先锋队、突击队,勉励广大青年学生要珍惜大好学习时光,求真学问,练真本领,努力成长为有理想、有学问、有才干的实干家。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构建共青团实践育人新范式,引领高校学生牢记领袖嘱托、不负殷切期望,树牢家国情怀、投身基层实践,努力成长为新时代新征程的青年实干家,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挺膺担当,团中央决定实施新时代新征程高校学生“青年实干家计划”(可以简称为“青实计划”)。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和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紧紧围绕党的二十大确定的目标任务,聚焦“国之大者”和基层基础,充分发挥共青团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主力军作用,充分发挥贯通学校与社会的组织体系和实践教育优势,以加强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引领为主线,以培养锻造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为目标,着力创新高校共青团组织动员方式、组织生活方式、骨干培养方式,着力破解基层团组织“四缺”特别是缺工作力量难题,着力培养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青年战略人才,增强新时代新征程共青团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实效。
主题口号:求真学问、练真本领、做实干家。
目标要求:以全日制在校博士、硕士研究生为主体,特别优秀的可放宽至其他类型学生,组织化选聘信念坚定、品学兼优、乐于奉献的优秀学生到基层各领域兼职开展实岗锻炼、兼任基层团干部。
2024年依托部分重点高校、地区先行先试,2025年在试点基础上铺开,2026年对项目持续优化提升,努力打造共青团面向高学段学生开展思想政治引领、服务学生成长成才、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品牌项目。
工作原则:
——坚持为党育人。聚焦思想政治引领的主责主业,推动思政、学术、实践深度融合,着力提升高学段在校大学生的政治能力、思维能力、学术能力、实践能力,纵深拓展新时代新征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系统性、针对性、有效性。
——突出服务大局。引导高校学生在历史现场和基层实践中探求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鼓励学生以基层为案例、为“田野”,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持续产出对大局有较高贡献度的实践成果、学术成果。
——储备青年人才。助力实施科技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战略,结合地方区域经济发展、重大工程和项目攻关等,在基层实岗锻炼中全面提高青年人才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把各方面优秀青年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
——注重基层导向。问需问计于基层,统筹基层岗位需要和高校学生专业特长,提高实践岗位设置匹配度、吸引力,将学术问题带到基层再论证、将学术成果带到基层再检验,增强服务实效、实现双向赋能。
二、组织实施
(一)设置岗位。重点面向市(县)域各级团组织、党政机关、科研机构、国有企业、非公企业、产业园区等基层单位设置岗位。高校学生实岗锻炼期间,可兼任团组织副书记、团建指导员、青年项目专员、青年干事等。优先选派高校学生到国家和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县级团委机关编制3个及以下且常住青年人口规模较大的区县,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所涉及的区县,自由贸易试验区、国家级经济园区等重点区域领域,以及其他国家专项战略等所涉及的企业、科研机构等兼职开展工作。
(二)明确任务。提供基层兼职岗位的单位,应结合学生学科背景、专业特长、发展需求,突出政治引领,围绕经济发展、科技创新、乡村振兴、民主法治、文教体育、绿色发展、社会服务、卫国戍边、统一战线、对外交流等方面明确具体工作内容。高校学生实岗兼职锻炼期间,主要承担以下工作任务:
1.调研青年状况。聚焦服务地团员青年聚集分布、行为特点、兴趣爱好、急难愁盼需求等,开展摸底调研,形成团员青年“画像”报告,为各地团组织有针对性开展工作提供参考。
2.拓展思政宣讲。立足服务单位实际和团员青年特点,结合个人入党、入团经历和成长收获,通过策划主题团日、讲授主题团课、开展主题宣讲等形式,丰富思政课程教学方式和载体。
3.参与基层治理。围绕乡村振兴、环境整治、生态保护、社区更新、文明创建、平安建设、困难救助等基层城乡社区治理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协助服务地团组织开展工作。
4.助力地方发展。在深入观察和调研基础上,提出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微建议”、“金点子”,形成具有较高参考价值的资政报告。
5.深化专业研究。将论文写在大地上、将实验做到田野间、将所学用在一线中,在社会现实场景中发现“真问题”、产出“真成果”,切实提升学术研究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三)组织选聘。采取“组织结对选派”方式公开招募。省、市级团委作为枢纽,统筹做好校地对接、基层岗位征集、公示聘任、岗前培训等工作。高校团委重点做好项目宣传推介、组织发动、学生需求调研和报名审核等工作。起步阶段主要依托已有校地结对机制,包括高校定点帮扶、东西协作、硕博生培养站点、研究生支教团服务地、实习实践基地共建、产学研基地共建等,组织化选派高校学生到结对地方开展工作。鼓励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地方发展需要等探索新型结对机制。
项目聘期一般不少于1年,聘期内高校学生采取“假期(课余时间)线下为主”和“平时线上为主”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工作,线下在岗服务时长每年原则上不少于60天。
(四)组织支持
1.岗位保障。高校学生实岗锻炼期间,省、市、县团的领导机关和高校团委应会同服务单位提供必要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条件。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高校学生可享受公共交通补贴、餐费补贴、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等必要保障。
2.岗位认证。聘期结束前,高校学生须向团组织提交履职报告和实践成果,包括但不限于调研报告、资政报告、学术论文、技术发明、对策建议、访谈实录、工作总结等多种形式。对在岗服务时间达标、完成任务、考核合格的高校学生,由相应聘任方团组织颁发实岗锻炼证书,符合条件的可计入思政课实践学分、个人志愿服务时长、第二课堂成绩单,相关履历记入学生档案。
3.激励机制。对表现突出的高校学生、地方和高校团组织,在推优入党、团内荣誉表彰中予以倾斜。鼓励加强与地方人才引进政策的衔接,做好优秀高校学生推荐、优先录用等持续跟踪培养工作。
(五)加强管理。坚持“谁用人、谁管理、谁负责”。兼任团干部期间,团员组织关系不变。通过组建临时团支部、功能型团支部、网络群组等方式,加强对学生在岗服务期间的教育管理,及时了解需求、听取意见、解决问题。加强安全教育,确保政治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做好人身财产安全防护。实岗锻炼期间,学生出现不符合兼职团干部、青年工作骨干的身份言行和违纪违法等情况,聘任方团组织应终止聘任、收回聘书并向相关高校团组织通报;学生反映聘任方在选聘、管理、用人等方面存在违纪违法问题并经查实的,依规严肃处理。
三、工作要求
(六)提高认识、服务大局。“青年实干家计划”是新时代新征程共青团助力青年人才培养、激发基层建功的重要创新项目,是充实基层团的工作力量的重要抓手,是围绕党政中心大局、吸引储备青年战略人才的重要载体。各级团的领导机关和高校团组织要提高站位,坚持使用与培养并重、聚才与荐才并举,将计划推进与解决基层“四缺”、实施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服务地方招才引智、引导大学生基层就业和回乡创业等紧密结合起来,实现促进青年成长与服务地方发展相统一。
(七)全团联动、分级负责。在团中央书记处领导下,团中央基层建设部负责项目总体协调和统筹实施。省、市级团委作为“青年实干家计划”的人才对接方,承担项目实施主体责任,重点做好基层岗位设置的审核把关、与高校团委的联系对接、经验做法的总结宣传、项目推进的跟踪问效。高校团组织作为“青年实干家计划”的人才供给方,要吃透项目精神,把实施项目作为高校共青团开展实践育人、培养青年人才的重要增长点,发挥团学组织和骨干作用,深入学生宣传动员,对拟推荐的高校学生从政治素养、学业表现、生活作风等方面严格把关,及时掌握学生参与项目情况。县级团委作为“青年实干家计划”的人才接收方,要明确班子成员和专人负责,重点做好高校学生基层工作期间的日常管理和服务保障等工作。
(八)示范引领、鼓励创新。团中央统筹推动部分部属高校、“双一流”高校、“双高计划”高校团组织率先带头参与计划实施。2024年有条件的省份重点推动省内工作基础较好、代表性强的高校先行先试。鼓励省、市级团委积极争取地方党委和组织、社会工作、教育、民政、财政、人社等部门支持,根据本意见制定出台配套措施,大胆探索推进项目的好经验好做法。团中央将根据项目推进情况,适时推出一批青年发展状况观察、一批产学研学术学位论文、一批基层治理创新实践成果、一批优秀项目实施单位等典型,开展成果展示交流。
来源:中国共青团